“发量”成为现代都市青年的重要关注点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为自己的颜值而花钱,植发、头发养护逐渐成为年轻人群司空见惯的日常支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国内毛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84亿元,其中光是植发服务市场已达到134亿元。另外,植发医疗服务正在以复合年增长率22.3%的速度增加,预计至2030年我国植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6亿元。
日趋兴盛的“毛发经济”,也吸引着越来越多资本与企业入场。根据灼识咨询的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有超过100家毛发诊疗服务供应商,植发产业链上下游屡次获得融资,投资方包括了红杉、IDG、天图投资、元璟资本等。
纵观,雍禾医疗、大麦植发、碧莲盛、新生植发等企业,已经先后涌入这片前景广阔的市场进行“攻城略地”。
2021年底港交所上市的雍禾医疗成为“港股上市植发第一股”,紧跟其后的大麦植发也在6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雍禾和大麦凭借先发优势成为消费医疗植发领域的头部企业。
随着植发经济的迅速崛起,行业健康发展也备受关注。对医疗美容行业的从严监管早在2017年就有政策出台,2020- 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与《打击非法医疗美 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医疗美容机构自我管理、行业组织自律、政府监管、 社会监督四方面加强监管,并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2021年11月《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医疗美容广告进行了严格管理。
在监管趋严之下,毛发医疗行业也在逐步回归“医疗本质”。植发行业规范程度提升之下,头部连锁植发机构有望提升市占率。
对此,雍禾植发雍享主任、中国整 形协会会员 ,天津市健康美容协会会员刘树伟表示:自2015年加入雍禾植发从事自体毛发移植以来,就一直关注行业规范化发展。回归医疗本质,是植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植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机构数量不断增多,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与此同时,大小机构遍地开花,不规范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导致行业问题不断出现。
事实上,植发行业的乱象,也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2020年4月,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针对医师执业资格、医疗器械管理、医美广告发布等突出问题,提出行业先行自律,政府加强监管,并推动全社会形成举报监督机制。
而早在2020年前是通过医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来探索行业方向,如每年的国际毛发移植学术大会就是交流行业规则的一次重要的举措。
2016年5月28日中国首届国际毛发移植学术大会、2017年5月14日第二届中国毛发移植大会、2018年5月11日第三届中国毛发移植大会、2019年8月9日第四届中国毛发移植大会、2021年5月28日第五届中国毛发移植大会等这些国际行业大会上,受邀参会的刘树伟等植发医生都曾与各国专家探讨过毛发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民营医疗机构在紧跟政策导向和未来趋势下,正向着一体化诊疗发展。如碧莲盛对外宣称一站式诊疗服务,而雍禾医疗则开启毛发综合医院,打通民营医疗机构拓客和医生直接专业服务通道,实现了门诊医生和手术医生的一体化培训、岗位融通,达到医生一专多能。
实际上,头部植发连锁的医生数保持高速增长。雍禾医疗医生数由2018年末的92人增至2022H1末的291人,CAGR 达39%;大麦植发医生数由2018年末的50人增至2022H1末的176人,CAGR 达42%。雍禾医疗的医生增长由2020年起提速,并保 持高增速至2022H1。
只有重视合规化,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道。无论是植发、养固,医生价值正绽放异彩。